1987年10月的金秋季节,因编纂《中共江西省景德镇市组织史资料》一书的需要,为了核准有关历史资料,我们专程来到位于北京市景山前街一所简陋的四合院里,走访原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一副院长、离休老干部彭炎。当这位76岁的老人见到从江西景德镇来的人时,心情十分激动,一种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从他的脸上油然而生,一下就把他的思绪带回到那战火纷飞的难忘岁月。
那是1938年的抗日战争时期,彭炎调任中共赣北特委,主要从事中共景德镇地下党组织的发展工作,虽然他在景德镇工作和战
斗仅仅只有四个月的时间,但是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却记忆犹新。当我们告诉他,曾与他同时任职的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长严兴让,已于1942年在上饶集中营里被国民党残酷杀害时,他神色黯然,心情十分沉重。老人家沉思片刻后,突然站起身来,走到书柜前,在书柜的顶端小心翼翼地搬下一个用绸布包装得十分精制的锦盒,从中捧出一块看上去非常普通的瓷盘,久久地凝视着,慢慢地给我们讲起了这块瓷盘很不寻常的经历。
1938年8月,27岁的彭炎同志身穿军官服,佩带国民党上尉军衔,以江西战地工作团第一大队驻浮梁代表的合法身份,从都昌来景德镇开展党的革命活动。他的秘密身份,则是该队的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一到景德镇,就向新四军驻景德镇联络站(市朱氏上弄10号)站长朱辉报到。
朱辉在党内是中共赣北特委书记,他分配彭炎担任赣北特委青年部长兼妇女部长。在抗日战争初期,情况复杂,党组织考虑彭炎开展革命活动的方便,以安排随战地工作团来景德镇的许英与他假扮夫妻作为掩护。
(图为彭炎(1911-1991)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
当时,景德镇已发展了一批中共党员,先后成立了陶业管理局、浮中、社会青年及各瓷厂工人等7个党支部,但还没有建立中共市委。为了扩大景德镇的地下党组织,组织上委托彭炎组建中共景德镇市委。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共景德镇市委于1938年9月经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批准成立。市委机关就设在新四军驻景德镇联络站内,彭炎担任市委书记,张三圭担任市委组织部长,严兴让担任宣传部长,市委隶属赣北特委领导。嗣后,党内的几位负责人深入各瓷厂和浮梁瑶里等农村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在画瓷工人及社会进步青年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党的队伍。在党的领导下,景德镇迅速开展声势较大的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许英则以难民的身份,将从上海、江苏等地流亡来景德镇的难民,组织起一个难民教养团和孩子剧团,分别到街头巷尾搞壁报、贴漫画,揭露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宣传抗日前线的形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激发起人民大众的爱国热情。
但是,抗日爱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于是国民党派遣一批特务,准备对共产党进行一次暗杀行动。同年12月上旬,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南昌象山路三眼井友竹巷内)侦悉国民党特务机关准备暗杀的3个名单中有彭炎。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立即从南昌发来密电,命彭炎迅速离镇来新四军驻赣办事处。在临行前夕,他向严兴让道别。这两位曾在一起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此时此刻依依难舍。严兴让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番情意,拿出一块瓷盘送给彭炎,并要他在瓷盘上题词。原来这块瓷盘是严兴让在景德镇陶业管理局担任工程师时,局内曾为国民党的显贵烧制了12块瓷盘,其中有一块瓷盘因画面釉彩有些模糊,而被严兴让留下来了。彭炎接过瓷盘,看到瓷盘上画有从原上海发行的《妇女》杂志封面画上的西班牙内战时期女牢中苦难儿童的头像,感到画中蕴藏着的深意,提起画瓷笔在瓷盘上写道:“孩子,忍耐着,光明在黑暗的尽头。1938年抗战中,严大哥赠、炎题。”写毕,严兴让又把瓷盘置于炉火中烤烧好后,赠送给了他。当天彭炎带着这块瓷盘,夜别景德镇,渡过鄱阳湖时,他写了绝句八首,记述了当时的险恶形势和他的心情,其中两首是:
(一)
江上战云逼马当,又闻豺狗闹瓷乡。
愁容惨黛霭牯岭,可奈赣南有虎伥。
(二)
欲行无计射天狼,破窑只余描红娘。
收拾豪情书剑在,何期重聚醉严张。
彭炎离开景德镇到达南昌,后又转战皖南,一直把这块瓷盘带在身边,视为珍宝。但是在一次路经安徽岩寺兵站时,不慎把瓷盘遗失。他焦急万分,多方托人寻找,过了3个月才把瓷盘找到,由皖南新四军军部的一位战友带来给他。瓷盘失而复得,使他欣喜若狂。但是在那种战乱的年代里,他从事革命活动,到处奔波,无固定住所,为了不使瓷盘再次遗失,便把瓷盘寄藏在他大姐家的夹墙中。直到八年抗日战争结束后,他的大姐才从家中的夹墙中取出来。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里,彭炎身遭厄运蒙冤入狱。他的大姐怕瓷盘也会遭劫,又把它藏到了夹墙中。彭炎在狱中度过6年,直到1975年重新分配工作,这块瓷盘也得以重见天日。
彭老十分健谈,不知不觉与我们谈了整整一个上午。当我们起身告辞时,彭老递给我们北京故宫的参观卷,一再邀请并反复嘱咐说:你们第一次来北京,一定要去北京故宫看一看。让我们心中一阵温暖,感受到一个革命老人的热心、细致和亲切。
之后,我又与彭老通过电话,本想再择机去看望他,不想1991年,从报纸上获知他辞世的消息,深感悲痛,也留下深深的遗憾。虽然,我与彭老只有那么唯一的一次面谈,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使我难以忘怀,通过蕴藏在一块珍贵的景德镇瓷盘中的感人故事,折射出一个伟大战士永远不灭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