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6年

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委员会党史工作办公室  
加关注0

景德镇党史宣传

搜索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公司新闻 > 秧畈地名与秧畈大捷
公司新闻
秧畈地名与秧畈大捷
2018-09-28IP属地 火星40
 

秧畈村位于乐平市众埠镇正南面,村庄同弋阳县曹溪镇邵家畈村隔河相望,山水相连,属江南典型的“依山傍水,鱼米之乡”的自然山村。

追溯秧畈村地名的来源,在当地有一段很有趣的民间传说。

相传公元700多年以前,秧畈村原名叫祝家山村,村里住着30几户毛氏人家,毛氏姓中有一个家中拥有百亩良田、近千亩山地的毛财主,毛财主只生育女儿毛招娣一人,膝下无子。平日里,毛财主对帮他做工的长工、佃户心狠手辣,却视女儿毛招娣为掌上明珠百依百从。

邻近祝家山村的洗马滩村有一青年名马峁,不仅长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而且自幼跟父亲在洗马滩河边学得一套赤手潜水捕鱼捉虾的绝活,每当马峁跟父亲去帮毛财主做农活时,招娣小姐就会邀他去小溪河里抓鱼捞虾,凭着自己水中的绝活,马峁每次都会让毛小姐提着满满的鱼虾高兴而归。久而久之,毛小姐便爱上了长工崽马峁。可是毛财主百般反对,认为门不当、户不对,但性格倔犟的毛小姐卧床不起,水米不进,以死相逼,发誓非马峁不嫁。于是,毛财主想了一个办法,他要女儿转告马峁答应两个条件,一是毛家在建节水河北岸毛家田畈的八分秧田间,做一幢新房屋送给马峁,但规定马峁在新屋里成亲立家;二是成亲后,马峁仍为毛家长工,可供养父母,但生儿姓毛,生女姓马,并立字为据,方可成婚。马峁父母闻讯后,心里明白,毛财主是变着法让儿子成为倒插门女婿,虽说心里不痛快,但只能答应。

马峁结婚后,毛招娣生下四子二女,按字据之约,四个儿子取名:毛继祖、毛承祖、毛光祖、毛耀祖。毛继祖20岁那年,毛财主忽得急病一命归西,毛继祖兄弟四人也就继承了毛家的祖业。俗话说“父子同血,母子连心”,毛继祖四兄弟虽说继承了毛家祖业,但对父母亲仍是孝敬有加,为了照顾父母生活,毛继祖弟兄四人将祝家山村的房屋全部迁到建节水河的北岸,并将毛家农田全部收回,低息出租给洗马滩的马氏村民耕种,毛财主死后不到五年,马峁八分秧田的前后新增数十幢新房,而祝家山村毛氏村民因无田地租种而远走他乡。

岁月如梭,转眼马峁夫妇年岁已近花甲,儿孙满堂。毛继祖自懂事后,加上读了几年的私塾书,对自己出身马家又姓毛,深感愧对父母,在马峁六十大寿那天,毛继祖同三个弟弟商议后,在给父亲拜寿中同时提出改姓回祖,当时博得马峁老兄弟们和前来贺寿马姓们的一致赞成。马峁知道“违字约”有大义不道之嫌,但见儿子们心意已决,众乡亲又大为支持,也就默认了。四兄弟改名马回祖,马承祖,马光祖,马耀祖,其实马峁盼儿姓马早已心切。如今心病已去,马峁让四个儿子传话到各租种农田的佃户家,让他们明年早稻栽秧时,都要到马峁八分秧田里取二担秧苗,围着各家田埂栽插马家“八分秧田的秧”以示毛家农田改为马家农田。来年春季春插时,“八分秧田”的秧苗插遍建节水河北岸,看见自家的秧苗插遍整个田畈,再回首看见一幢幢马姓房屋,马峁顺口说出:这里真是个马家秧畈村。佃户们一听,拍手称好,由此祝家山村慢慢被人遗忘,秧畈村随着马姓人丁兴旺而延续至今。

如今,秧畈村现有村民400多户,1600多人口,村里老年人不仅百讲不厌地讲述着秧畈村马氏祖先的传说,而且年复一年地传诵光荣的革命传统,经常讲述当年红十军在秧畈战斗的故事。

1930年,国民党深恐弋(阳)横(峰)革命烽火转向乐平,调集18师52旅104团的一个正规连和黄宗的靖卫团一部,驻守秧畈,并肆意掠夺秧畈及周边村民的财产,群众恨之入骨。在广大村民的迫切要求下,4月下旬,中共信江特委在弋阳芳家墩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开辟乐平苏区问题,特委指派马碧泉(乐平界首人)、邵金泉(弋阳邵畈人)以卖柴为掩护到秧畈侦察敌情。5月5日,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在方志敏的带领下袭击秧畈国民党驻军和靖卫团,以独立团主力从邵畈过河包围秧畈村守敌,把预备营(新兵)布置在河岸边,作为掩护主力和捕捉可能逃窜之敌。东方发亮时,敌人的起床号声响了,由于我军隐蔽得好,敌人未发觉被我军包围。接着敌人的点名号音响了,敌兵快步前往站队。我军也徐徐逼近敌人站队的位置。当敌军官拿起花名册一个个点名的时侯,我军的攻击信号发出,开始第一枪就把手执点名簿的敌军官打到了,我军紧接着来了个集中射击,大多数敌兵随着密雨般的枪声倒下去了,少数敌兵弃枪而逃,成了我军的俘虏。经过十几分钟的激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驻军一个连,缴获枪支120多条(把)。这次全歼敌军一个主力连,在红十军建军史上还是首次。紧接着红军独立团又乘胜攻占了众埠、铁山、文山等地,歼灭了当地国民党驻军和地方武装,缴获枪支300多支,使红军独立团的武装增加了一倍。秧畈大捷,打开了乐平的南大门,点燃了乐平的革命烽火,创建了乐平红色苏区,从此,秧畈村地名永载红十军战斗史册,成为秧畈村人民的光荣村史。

(黄森林撰稿  施坤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