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6年

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委员会党史工作办公室  
加关注0

景德镇党史宣传

搜索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公司新闻 > 中共景德镇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地——沙陀庙
公司新闻
中共景德镇第一个党小组诞生地——沙陀庙
2018-09-28IP属地 火星142
 
景德镇第一个中共党小组诞生地 遗址纪念碑(沙陀庙)

在距景德镇市区10里之遥的今昌江区竟成镇银坑村,有座山,因位于市之南方而叫南山,过去曾叫沙陀山。相传,早在宋朝,沙陀山上居住着一个部落,部落首领将所住之地,自封为“沙陀国”,并在山下一个名叫兰家井的地方设有“点将台”,自立为王,称霸一方。南山因此而得名叫沙陀山。“沙陀国”之名如今不复存在,但沙陀山依旧存在,在沙陀山上所建庙堂的故事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

沙陀庙最早之时,并不是建在山上,为方便四方香客来此拜佛,沙陀庙建在沙陀山的脚下。由于交通便利,进香拜佛之人不绝,香火十分兴旺。后经风水先生建议,1912年由一姓朱的财主出资,将寺庙迁建到沙陀山上。当时寺庙占地约六、七百平方米,寺庙座南朝北,正好俯视景德镇,庙的中间朱门高槛,庙堂内除供奉菩萨,还供奉一尊手握钢鞭,横眉怒目的神灵,喻示着可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其庙宇建筑宏伟,香火很兴盛。后因战乱,来此进香朝拜香客的渐渐稀少。解放前,沙陀庙成了一所教书的私塾学堂,供人读书。曾有个叫刘清山的河南道士,长期在沙陀庙内修道,其人会写、会画、会算,因而教了不少的学生,深受四方村民的拥戴。

1925年夏,中共南昌特别支部派在南昌省里第二甲种工业学校求学的向义(向法宜)回镇开展党的秘密活动。向义回镇时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通过“景德镇旅外学界协会”和“教师联合会”等公开组织进行活动,并由此结识了姚甘霖、何燮、陈铭珍等人。向义根据姚甘霖、何燮、陈铭珍的表现,把三人作为党组织发展的对象来培养。

景德镇是江南工业重镇,人口集中,尤其是瓷业工人众多。向义、姚甘霖等人集体商议后,认为开办“平民夜校”对工人实行有计划的宣传教育最为理想。向义等通过多方交涉,终于在1925年11月间,在市区东门头(今胜利路78号)办起了第一所“平民夜校”。“平民夜校”的创办,不仅宣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劳动人民进行启蒙教育,而且培养了大批工人积极分子,为景德镇党组织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向义将景德镇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报告了上级党组织。中共南昌特支指示景德镇开始建党工作。1926年1月,先后发展了瓷业工人周翰和知识青年姚甘霖入党。同月下旬,中共南昌特支派刘越(刘一燕)来镇协助向义建立党组织。1926年2月上旬,中共景德镇小组在市郊南山沙陀庙召开成立会。参加会议的有向义、姚甘霖、周翰,刘越出席指导。会上学习和讨论了党的性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分析了形势,研究了党的建设和开展工人运动等问题。会议推选向义任党小组长。

中共景德镇党小组的成立,标志着景德镇人民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为争取民主、自由、幸福英勇奋斗,为推翻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道路,沙陀庙成了这段光辉历史的见证地。

如今的南山沙陀庙已不复存在,往昔旺盛的香火已逝去。为纪念中共景德镇第一小组的成立,在原沙陀庙旧址地上树立了纪念碑,警示着我们要记住那段历史,坚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克服艰难曲折,战胜千险万阻的信心,增强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供稿:中共景德镇市委党史办;执笔整理:王国保、徐中午、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