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军军部旧址
1930年7月6日,方志敏率领红军独立第1团攻克景德镇后,军事力量进一步扩大。7月8日,中共赣东北特委和信江特委在景德镇召开联席会议。会上,唐在刚传达了党中央对整个赣东北工作的指示:要求集中赣东北弋阳、湖口、鄱阳等地红军,并武装景德镇工人,成立红十军。
7月9日,方志敏等率红军独立第1团和景德镇参军的1000余名新战士,带着收缴和筹集的大量钱财、物资和药品凯旋回师弋阳。
7月中旬,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信江特委和赣东北特委合并,组成了新的赣东北特委。同时,以江西红军独立第1团为基础,吸收赣东北各地的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年先锋队的部分队员,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红十军于7月21日正式编成,全军共有指战员1700余人,长短枪1000余支。军部下辖1、10、19三个团,每团下辖六个连,每连人数80余人,枪63支,另编一直属军部的特务营,特务营下辖三个连。此外还编了一个机炮连,配备机枪一挺,迫击炮一门。红十军军长周建屏,政委吴先民(代),参谋长舒翼,政治部主任吴先民(兼);第1团团长颜文清,政委叶蓉,第10团团长龙志光,第19团团长匡龙海,政委王樵(后为刘肩三),特务营营长黄立贵。按照中央指定,方志敏、胡庭铨、周建屏、宣大统、李文滔、李杰三、李上达7人为红十军前委常委,胡庭铨任书记。
7月22日,红十军在乐平县南界首村举行了隆重的建军典礼。军部设在南界首祠堂,典礼主席台设在祠堂前的“万年台”(古戏台)上。参加典礼的队伍梯次排列。主席台前面是持枪而立的红十军战士,紧随其后的是手拿梭标的赤卫队员和少年先锋队员,最后面的是背着木头枪的儿童团员。队伍四周,站满了围观的群众。会场外和村外都布满了岗哨。红十军前委和军部主要领导人都参加了这一盛况空前的典礼。方志敏主持典礼并讲了话。他庄严宣告,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正式成立了。从此,一支新型的红军部队诞生了,它肩负着赣东北人民的重托,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开始了新的征程。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建军旧址包括两部分:
一是红十军建军典礼台——众埠镇南界首万年台(戏台)。该台占地240平方米,始建于明朝时期,是马氏家族重大活动场所。该台受马氏家族名人马廷鸾、马端临影响,巧妙借鉴了皇家建筑风格,同时又不失于继承发展南方传统的建筑艺术,是集建筑、工艺、雕塑、美术和文学于一炉的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其造型雄伟,气势恢宏,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价值。乐平素有“中国古戏台博物馆”之称,南界首戏台是乐平现存400余座古戏台中的一座,按属性、功能、结构分是祠堂台、晴雨两用台、石木混合结构台。由于连年战乱,该台在大革命时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修缮,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又遭到红卫兵的残酷摧残,基本毁坏怠尽。1988年,为弘扬红十军精神,有关部门筹资近10万元对万年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重修,使该台焕然一新,古色古香,基本重显当年雄风。万年台台前广场亦于2004年10月铺设了水泥,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大方便了游人参观、停车和集会。
二是红十军军部旧址——马氏宗祠,现作为红十军建军历程展览室对外开放参观。宗祠占地面积约460平方米,室内面积约400平方米,是马氏家族兴旺发达的象征。该祠堂亦始建于明朝时期,在大革命时期也一度遭到破坏,但一直被马氏家族积极保护,现在看到的马氏宗祠,是1990年4月重修的结果。该展览室大门上梁悬挂着由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于1989年12月6日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建军旧址”门匾。室内摆放着21块大型图片展,张贴着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
红十军建军旧址1990年4月重修以来,共接待16万人次游客来视察、参观和敬仰。1989年11月被列为乐平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共景德镇市委党史办供稿;执笔:陈志华、黄雷胜)